信息来源:东风汽车报
发布时间:2025-07-16 09:41
浏览 次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传统制造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重焕生机,成为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实体经济不能丢,实体经济里边的传统产业不能丢,要把握市场需求,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这一重要指示,为传统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老与新、破与立之间,蕴含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深刻内涵。东风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力量,正通过把握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把握市场需求,驱动业务转型发展
一年前,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简称“东风电驱动”)内部进行了一场关乎部分业务“生死”的战略研讨。该公司前身是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二汽仪表厂和二汽电气厂,历经多次改革整合。面对市场新形势,经过研讨,“加快向乘用车业务和新能源业务转型”成为共识,东风电驱动将聚焦“智能座舱信息系统及部件、车身域控系统及模块、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等核心业务,巩固发电机、传感器等基础业务,逐步停止一些传统产品项目投入。
战略既定,东风电驱动电子事业部率先突围,转向乘用车市场寻求增量,掌控关键部件屏和线路板的核心制造能力,攥紧器件资源与渠道,今年上半年营收增幅跑赢行业,实现盈利性改善;武汉电驱动则将目光投向充电桩、扁线电机定转子、高压线束三大高价值市场,凭借实力赢得客户定点。
由悬架弹簧厂、车轮厂、传动轴厂等整合而成的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简称“东风底盘系统公司”),在十堰、襄阳、随州等地有3家子公司和3家工厂。悬架弹簧工厂在巩固钢板弹簧等主流产品的同时,积极向高端市场进军,引入线控悬架、空气悬架、电控悬架等产品,并加大自动化改造力度。新增自动钻孔机使产能提升20%,两条在建自动线预计下半年投入使用,工人工作从“体力活”逐步转变为“技术活”。传动轴工厂紧密跟踪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精准开发新品。东风襄阳旋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新能源电机轴生产线于今年4月投产,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东风底盘系统公司经营管理部部长刘恒君说:“我们持续优化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既要守住‘家门口’市场,也要在外部市场打开新局面。”
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坚持与客户同步开发,今年上半年在东风内部获得25个新项目,在东风外部获得17个新项目,新订单金额过亿元,实现了东风内中重卡、轻卡、乘用车TMM项目全覆盖。此外,还获得10家整车客户的24个新能源项目定点,新能源新订单金额占比达82%。 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有限公司着眼于专业化、系统化、智能化发展,持续导入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在巩固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发展了轮端制动、高端电子、空压机、转向机等重要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销售收入从3亿元攀升至10亿元,在求新求变中爬坡过坎、发展壮大。
走进十堰张湾区东风智能装备产业园,智能化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协同作业,尽显智能制造活力。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三红说:“我们聚焦高端工业母机及基础制造装备开发,集中攻关‘卡脖子’技术,着力实现制造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东风设备焊装制造工程部现场,印度雷诺日产工厂项目进入调试发货最后阶段。两条线体采用东风设备自主研发的技术,满足雷诺日产联盟国际化标准。
把握市场需求,东风各专业厂积极拥抱变革,以更加适销对路的产品加速事业转型发展。在整车事业发展方面,东风汽车提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构建起覆盖豪华、高端、主流的全领域新能源品牌格局。今年以来,陆续投放东风奕派eπ007、eπ008新款,东风日产N7,东风纳米06,示界06,岚图FREE+等多款新产品,展现出良好的向“新”发展态势。
加强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蝶变
科技创新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核心要素,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东风汽车牢记“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的使命,在科技创新领域勇攀高峰,2021年发布“东方风起”计划及科技创新“跃迁行动”,全面向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
在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一枚拇指大小的黑色芯片引人注目。这款由东风汽车牵头,联合全国44家企事业单位共同研发的DF30芯片,改写了中国车规级高性能MCU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它不仅适用于传统燃油车,还可嵌入新能源车三电系统。今年,搭载DF30芯片的猛士917在黑龙江漠河通过寒区环境下的整车测试,标志着国产车规级高性能芯片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
技术创新成果不断落地。30台东风氢能重卡在武钢物流基地投入使用,东风悦享在武汉经开区的4条自动驾驶接驳线路开通……东风汽车研发总院硬件开发经理刘仁龙表示:“好技术不是会议室里的PPT,而是跑在马路上的安全感。”
在新能源领域,东风汽车已形成电池、电驱、电控全链条布局,建成22GWh电芯、5000套氢燃料电池、100万台电驱、42万套控制器、70万套IGBT产能,生产能力国内领先。今年,东风汽车计划投放7款新能源乘用车、3款商用新能源车型,打造2款年销超10万辆的“爆款”车型。
东风汽车深耕混动、纯电、氢动三条技术路线,打造马赫动力和龙擎动力两大动力品牌。马赫超级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多次刷新行业纪录,马赫E十合一电驱动总成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搭载马赫动力的风神L7车型,综合续航里程超1500km。同时,东风汽车完成首个低空无人机项目地面大功率联调,为低空应用提供新可能。
在固态电池、氢能技术等关键领域,东风掌握正负极材料、隔膜、模组全开发能力,固态电池车已量产示范运营,405Wh/kg能量密度、400kW氢燃料系统全球领先,氢能专利达830项。第三代“智焓”系统攻克极寒难题,-30℃续航衰减率同级领先。
为抢占智能化“下半场”先机,今年4月,东风汽车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构建“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技术体系,为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新思路。今年6月,东风汽车牵头建设的具身智能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完成认定,为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此外,东风汽车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智能座舱、车控、网联等领域联合创新,推动L3级智能辅助驾驶在东风岚图、东风猛士品牌量产落地,加速技术普及。
面对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带来的压力,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寻求自主创新发展之路。1975年投产的东风锻造公司,主要生产汽车模锻件。2021年3月,该公司决定打造一条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天锤50MN全自动锻造生产线”,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齿轮。
2023年,“天锤50MN全自动锻造生产线”投产,除配套机器人外,生产设备全部由东风锻造公司自主设计制造。生产线从加热、锻造到下料全程无人化,生产信息自动记录。整线节拍8到12秒,可年产150万件优质精密齿轮。如今,东风锻造公司拥有31条锻造生产线,年产近18万吨锻件,还开发了自己的数字化系统和标准化产品。今年3月,东风锻造公司对外销售的“天锤”系列1000吨冷温锻生产线完成交付前首次热调,现已验收交付给重庆一家企业。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已成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从“造得出”到“造得精”、从“大”到“强”,制造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东风汽车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强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传统产业焕新,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