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东风汽车报
发布时间:2025-07-04 09:02
浏览 次
在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深度变革的浪潮中,“安全”已从竞争要素跃升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它既是消费者购车的首要关切,更是车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作为汽车行业“国家队”,东风汽车始终将出行安全置于重要位置,持续创新车身结构、电池安全、智能辅助驾驶等关键技术,构建覆盖全场景、全维度的安全体系,将安全深植于品牌基因。2025年6月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显示,东风公司品牌价值达2517.45亿元,位居汽车行业前三,持续彰显的品牌价值背后,是对安全承诺的坚定践行。
主导安全标准,筑牢产业生命线
行业标准是产业成熟度、技术先进性和国际话语权的核心标志。参与乃至主导标准制定,是企业从“跟随”向“引领”跃升的关键。
在国际标准舞台上,东风汽车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5月ISO国际标准化会议上,由东风汽车专家代表中国提出的ISO12214修订提案全票通过,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在国际人体工程学领域牵头制定标准的“零突破”;同时,东风汽车提出的车载人脸识别标准化构想获认可,牵头成立国际联合项目组,积极推动“中国方案”走向全球。
在国内标准体系中,东风汽车的主导力更为显著。“十四五”期间,东风汽车牵头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68项,参与240项,数量居行业首位。
2025年1月,东风汽车牵头《轻型汽车制动辅助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制定,并深度参与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国家标准研制,相关标准预计2026年底发布,将推动中国汽车主动安全性能大幅提升。
“主导国标对树立行业地位、掌握规则话语权意义重大,将有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处负责人说。
东风汽车是充电安全强制标准先行者。针对电动汽车普及带来的充电安全挑战,东风汽车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国家首个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标准制定,该标准对充电接口、连接方式、系统保护等提出严格要求。
东风汽车是智能辅助驾驶安全护航者。联合中汽中心、华为等参与制定的《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国家强制标准已进入公示阶段,该标准结合中国路况对驾驶员状态监测等关键点作出规范,与国际法规形成协同。
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智能网联汽车项目负责人表示:“东风汽车在智能网联领域累计牵头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00项,参与350项,数量均为行业领先。这些标准是约束系统性能、减少安全事故、提升道路安全水平的关键指引。”
从机械安全到电子安全,再到智能安全,东风的安全理念不断进化,守护出行安全的初心始终未变。
攻克技术壁垒,自主创新直面安全痛点
只有把用户的安全放在首位,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未来。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超过70%的潜在购车用户,尤其是家庭用户和高端消费群体将电池安全列为首要考虑因素。面对行业安全痛点,东风汽车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实现自主突破。
2025年4月,工信部发布“史上最严”《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不起火、不爆炸”上升为强制性要求。东风汽车以“军工级标准”响应这一要求,马赫电池在央视《寻道大国汽车安全》节目中,成功经受“陆地枪击测试”——多口径子弹从不同方向多次射击,即便电芯被击穿,电池仍保持“不起火、不爆炸”,并成功通过盐水浸泡50小时、10米高空跌落等6项极限测试。
东风乘用车动力中心副总监李儒龙介绍,马赫电池创新设计的L300宽标准化电芯结构、军用级蜂窝铝合金框架及1200兆帕底部装甲,将电池防护水平提升至行业新高度。满电状态下,电池双针针刺无热扩散,还能轻松通过16吨重物碾压、300焦耳底部球击等极限测试。“采用超高安全冗余设计,我们的电池包拥有不怕戳、不怕挤、不怕泡、不怕摔、不怕震的‘五不怕’特点。”
岚图汽车琥珀电池另辟蹊径,开创仿生技术路径。面对动力电池热失控行业难题,岚图汽车从琥珀保存昆虫的智慧中汲取灵感,历经8个月“材料长征”,研发出新型复合隔热材料——有机硅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材料密度仅1.2g/cm^3,在1000℃火焰下却保持稳定,导热系数低至0.023W/m·K,隔热性能提升4倍。
岚图新能源技术总监黄敏告诉记者,岚图琥珀电池顶部用气凝胶筑起“防火墙”,阻断热浪上涌;四周包裹复合装甲,像琥珀外壳般进行物理隔离;底部双面液冷板配合定向导流槽,5分钟就能让失控电芯降温至85℃以下,实现“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为攻克空间利用率难题,通过精密注胶工艺将填充空隙压缩至0.3mm级精度,相当于在电芯间隙插入一张A4纸厚度的保护层,使电池包成组率高达72%,能量密度突破212Wh/kg,至今仍保持行业量产第一水平。岚图汽车还主动制定严于新国标的热扩散测试标准,在55℃高温下双电芯同时失控时,确保“不起火、不爆炸、不热扩散”,树立行业安全新标杆。
安全不仅是技术附加项,更是智能化竞争的核心标尺。东风自主研发的AUTOSAR基础软件平台于2025年3月通过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认证——ISO 26262 ASIL-D流程认证,标志着核心软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今年底完成全部模块认证,构建覆盖车身、动力、智驾的全场景安全解决方案。岚图汽车提出“智驾安全五星标准”,东风“天元智驾”提供T100-T1000级方案,“R-AiD方案”通过海量数据与模型训练守护安全底线,“量子架构”实现跨域融合及冗余安全,“天元架构”基于华为乾崑模组实现四维进化。
“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安全是用户核心关切,也是行业焦点。”东风汽车战略规划部总经理、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强调,东风在主动安全、被动安全、电安全、电池安全、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六大领域持续发力,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产品。
在汽车安全技术领域,东风已建立完整的研发体系。数据显示,东风有效专利突破2.4万件,连续两年新增发明专利行业领先。创新成果包括“猛士”架构、“量子”架构、“天元”架构。东风牵头研发的首颗全国产高性能微控制单元芯片DF30,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这颗芯片如同汽车的大脑,掌控着安全系统的每一根神经,确保在危急时刻做出正确反应。
严苛品质验证,安全基因深植造车全流程
东风汽车将安全理念转化为经得起考验的产品实力,安全标准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入产品矩阵。
2025年一季度,东风汽车研发团队在呼伦贝尔-42℃严寒中进行30余天低温冷启动、动力电池效能衰减、制动系统可靠性等季节性试验;6月起,岚图汽车开展覆盖10省份的夏季高温高原试验。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我们在试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产品高质量交付。”
东风汽车将-40℃的“北极村”和70℃的“火焰山”变为产品安全验证的“魔鬼训练营”。作为中国商用车可靠性验证的标杆,东风商用车始终以“零缺陷、全场景”为核心理念,聚焦整车道路模拟试验室能力升级,依托全球领先的8立柱轮耦合道路模拟系统,构建更精准、更高效的可靠性验证体系,为每一辆东风商用车的耐久品质注入硬核保障。
2024年2月,泰山脚下,积雪未融。岚图梦想家车主贾先生行驶在湿滑的坡道上。一个急弯下坡处,车辆突然失控,冲破脆弱的围栏,沿着陡峭的山坡持续翻滚30多米后,被崖底的树木卡停。贾先生惊魂未定,却难以置信地发现自己毫发无损。这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存奇迹”,绝非偶然。岚图梦想家采用全球首创的2000MPa超高强度笼式车身结构,最大程度地守护了乘员舱的完整性;车顶超过140kN的抗压强度,在此刻化作坚实的“穹顶”,抵御着翻滚的重压;安全带瞬间预紧,将贾先生牢牢“钉”在座椅上;正面气囊与双侧超大超长保压气帘瞬间弹出,形成柔软的缓冲屏障,避免了致命的磕碰;车辆自动执行安全断油、切断高压系统,并解锁所有车门,为贾先生后续的自救脱险铺平了道路。
目前,东风主要乘用车产品均搭载电子稳定性系统和制动辅助系统,主动安全配置方面,配备防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等先进系统,提前感知潜在危险,关键时刻自动刹车或者辅助车辆保持在车道内,大大降低事故发生几率。被动安全方面也不含糊,采用高强度的车身结构、丰富的主副驾驶安全气囊、侧气囊以及头部气帘、预紧式安全带,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迅速展开并固定乘客的身体,减少伤害,给乘客全方位的保护。
全新岚图梦想家搭载192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250米,通过120km/h雨雾刹停、夜间110km/h行人避让等极限测试,获中汽智测“主动安全”认证;东风奕派eπ008在中汽研新能源中心完成数百台充电桩的充电安全测试,在全国80多个城市、超1000个充电站实车验证,获中汽研“NESTA六维电安全证书”,“菊花链通信热失控预警”等146项安全专利构建起电芯级防护体系;东风纳米06采用高强度笼式车身、四重电池防护,通过中汽中心组合驾驶辅助十项全能挑战,成为同级唯一全项通过车型;东风日产启辰VX6成功进行50km/h正面碰撞、5米跌落、230mm金属尖桩/乱石穿越测试,展现卓越安全性能;东风日产N7电池通过146项高标准测试,提前满足2026年三项严苛新国标要求;东风本田S7经历4年严苛测试,完成极寒、高热、海盐腐蚀、60万公里耐久及极端环境挑战。
为应对智能网联安全挑战,东风汽车在武汉、襄阳建成汽车网络安全实验室,形成超1000项测试用例,开发车云入侵检测系统,实现7×24小时安全态势感知。
“安全就是我们最大的坚守,不能为了追流量或者降成本而牺牲对用户安全方面的投入和对零部件的管控。”杨彦鼎说。
从主导国际标准到突破“卡脖子”技术,从电池极限测试到整车全场景验证,东风汽车以“安全冗余度”替代“算力峰值”、以“场景适配性”替代“功能数量”,将安全基因深植造车全流程。未来,东风汽车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出行体验,为中国汽车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注入“安全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