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东风汽车报
发布时间:2025-04-30 12:46
浏览 次
第21届上海国际车展汇集26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家整车厂商与供应链企业、超百款新车全球首发,以创纪录的规模成为全球焦点,在36万平方米的超大展区内勾勒出全球汽车产业的未来轮廓。
与以往整车、零部件展台泾渭分明的展馆布局相比,本次展会现场彻底打破主机厂与供应链彼此独立的传统格局——头部供应商如Momenta、宁德时代等被多家车企“簇拥”在整车展区核心位置,展位面积与整车品牌比肩,博世、伟世通等企业更直接在主机厂展台嵌入技术讲解,生动演绎着“供应链C位化”的产业新生态。
技术共生:跨国协作与本土创新双向赋能
当丰田工程师用中文详解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车型时,当宝马新世代智舱响起方言交互的AI语音时,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地心引力”正加速向中国偏移。
大众与地平线联合开发的HSD高阶智驾方案完成超10万公里中国路况测试,计划2026年量产;Momenta的端到端智驾算法使丰田车型在复杂城市场景响应速度提升40%,并在车展上以“全球品牌的共同选择”为主题,将与上汽、比亚迪等12家车企的合作关系公示于展台,甚至开放试乘服务展现L4级自动驾驶量产能力。这种“技术入股”模式标志着国际车企从“技术输出”转向“本土化共创”,正如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发布会现场所言:“人工智能的关键进展正由中国科技企业推动,我们将DeepSeek大模型、阿里巴巴云端服务深度整合至新世代车型。”
中国技术力量正以“定义者”姿态重塑行业标准。东风汽车发布的“天元智能”技术品牌,以企业级太极大模型为核心,通过融合大语言、视觉、多模态模型,将研发周期缩短35%,并赋能岚图梦想家实现座舱千人千面体验;其天元架构实现四大域深度融合,通信效率较传统架构提升400%,成为高阶智能的硬件底座。
值得关注的是,中外车企对中国AI大模型的采用率显著提升,东风、大众等车企均宣布接入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推动“软件定义汽车”从概念走向场景化落地,中国逐步从“技术应用市场”转型为“技术策源地”。
产业链共生:从链状分工到网状协同的竞合共生
本届车展上,供应链企业的“逆袭”成为最具象征意义的产业信号。
博世“超级智能增程控制器”首次入驻整车展区,工作人员在宝马、吉利展台讲解技术时,不仅强调其对混动、纯电等车型的兼容性,更面向消费者突出“后续维修便捷”的用户价值;伟世通将自研车机系统,杜比把车载音响系统直接搬上展台供观众沉浸式体验;Momenta、黑芝麻智能的展位面积与主流车企相当,华为、地平线更占据展馆核心广告位,形成“技术即流量”的新景观。
与两年前供应商集中在独立展馆,仅面向B端客户不同,如今消费者对智驾技术的关注热度已超越车企品牌,迫使供应商从幕后走向聚光灯下,形成“主机厂站台背书、供应商直面用户”的双向互动生态。
这种变革的本质,是产业链从“线性依附”到“网状共生”的权力结构重构。东风有限副总裁、东风日产总经理关口勋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华为和Momenta是保持‘中国速度’的核心伙伴,未来三年本土供应商比例将提升至80%。”在华为乾崑智能发布会上,东风岚图、赛力斯等十余家车企高管集体站台。地平线在展区摆出合作车企的星途、极氪实车供试乘,展现“技术合作即市场竞争力”的新逻辑。当传统供应商博世与地平线签约合作、四维图新与高通探索舱驾融合,供应链内部“竞合共生”的复杂化,正是网状生态成熟的鲜明标志。
安全与开放共生:狂飙时代的理性平衡
在技术狂欢的表象下,一场关于安全底线的静默革命正在重塑行业逻辑。
中汽协在车展首日发布《驾驶辅助宣传规范》,明确要求车企标注系统功能边界,直指“高阶智驾”概念滥用现象。
中国车企以硬核技术筑牢安全与创新的双重基石。东风汽车在岚图梦想家展车旁设置电池安全测试模型,其马赫动力电池通过针刺、高温双重极限测试,实现“零热失控”,天元智驾系统采用规则与算法双重冗余设计,极端场景接管率低于0.1%;岚图梦想家以88%高强度钢铝车身斩获C-NCAP五星认证,重新定义新能源MPV安全标杆。
与此同时,开放生态并未因安全收紧而停滞——华为乾崑ADS 4.0以开源模式接入8家车企,Momenta通过硬件复用将L4级自动驾驶成本压缩至30万元,宁德时代同步展示eVTOL航空电池与巧克力换电站,完美诠释“上天创新”与“落地安全”的辩证统一。整车是“面子”,供应链是“里子”,智能化转型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进化。
站在上海车展40周年节点回望,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换市场”,从供应链“后台待命”到“前台唱戏”,中国汽车产业用一场展会印证了生态共融的进化逻辑——真正的产业进步,从来不是单一技术的独奏,而是全产业链协同进化的交响。